1
前几天看李佳琪的直播,真的觉得他像个“蛊王”。
两分钟涌进20万人,所有围观者都在疯狂刷弹幕,直播整整5个小时,超过3000万人观看,他连口水都没喝。
最重要的是,我注意到他非常疲惫,一直不停地咳嗽,但为了保持高亢的情绪和节奏,他一直在强撑着。
而这一撑,就是四五个小时。
整个人肤色呈现的那种疲态,深陷的眼窝,都在提醒我们他就像一台永动机,在不断不断地高频输出。
他的生活,仿佛只有工作这一件事。很多粉丝看了觉得心惊:
他的家就像仓库,有数不清的香水、口红、护肤品。
惊人的是,他能从几万只口红柜里,几秒钟就找到准确色号,说出口红的优势和体验效果:
这种能力,几乎就是无数个日夜熬出来的。
他一年365天,累计直播389场,每天凌晨4点才能睡下。
累到直播睡着,用凉水逼自己清醒。
很少去餐厅吃饭,连外卖都没时间吃,醒着的每一分钟都在努力工作。
而这样的工作强度,是以年为单位的。
试问,人生有几年可以让人这么消耗呢?
有朋友说,如果要像他那样拼命,自己熬不到几天就会猝死。
李佳琪成为带货top级人物,固然令人羡慕,可我却真的不推荐像他这样拼命工作,消耗自己。
因为这些行为本质是在“拿命赌明天”。
就像莱辛在《幸存者回忆录》中写到的那样:
我们浪费自己的健康去赢得个人的财富,然后又浪费自己的财富去重建自身的健康。
2
工作需要努力,但也完全不必被成功学蛊惑去“拼命”。
华为过劳死的工程师,才36岁,死在肯尼亚。
从2017年1月到2018年10月,经常通宵工作,22个月都没有回过家。
在事发前一天,他还和妻子求救,自己真的挺不下去了。
丈夫想要给妻子和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,但妻子和孩子得到的是亲人的永逝。
他的妻子悲痛欲绝:“我再也等不到白头偕老的爱人。”
年轻从来不是资本,健康才是。健康的体魄也从来不是无穷尽的资本,它是越用越少的奢侈品。
我们总是追求成功,希望再好一点。但就像约翰列侬所说:
“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,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。”
生活不是数据、代码和工作,那是消耗。真正的生活是陪着孩子成长,和妻子享受二人世界,是感受、是聆听、是驻足。
三年前,我一位朋友在北京三环内买完房的第三天,突然被救护车拉走。
她是农村出身,从小父母的教育就是“你必须成功”,她常年住在公司,是领导最得力的干将。
为了工作,从来不恋爱、不参加没用的饭局、不旅行,没有爱好,甚至没什么朋友。
公司倚重,她自己更加争气,毕业六年靠自己在北京三环内买房。
但当她躺在ICU里的时候,她父母赶来,几个人哭作一团。她的乳房被切掉,伤口撕心裂肺的疼。
几个月之后,她出院,第一件事就是辞掉工作。
她说:“人真的不能为别人而活,为工作而活尤其可笑。”
亏欠自己,拼命得来的王冠再璀璨,但也绝对比不上健康珍贵。
健康这个东西,就像空气,拥有的时候不觉得珍贵,但一失去就要用巨大的代价去挽回。
把人生当战场的人,他面对的就是鲜血与尸体,而把人生当旅程的人,他面对的就是风景与鲜花。
3
前段时间有个新闻,在巴西圣保罗时装周上,一名26岁的模特因带病走秀,被鞋带绊倒后猝死。
一开始台下观众以为是表演,结果等了很久该模特都没有站起来,后来安保察觉到不对,送医后不治身亡。
他带病工作,体力不支倒下的那一刻,应该真的很累很辛苦吧。
生命何其脆弱,前一个时刻我们还在抢夺生存资源,努力拼杀,但后一秒钟就被逐出赛道,要告别一切了。
死亡离我们不遥远,其实就在我们身边,当你开始用命换钱的时候,它就出现了。
有数据显示,每年有近60万人猝死,其中最多的是不超过35岁的年轻人。
这意味着每天有近1500人猝死,每分钟就有一人猝死。
其实,人的一生,真的很短暂。
有人把生命画成电量表:
00后的人生也不过剩余21170天,余生很短,再怎么珍惜都不为过。
而很多人,还在疯狂消耗自己。
有人说,当你健健康康的长大,再健健康康的变老,就赢了很多人。
人生下半场,拼的就是谁更健康。
健康才是一切指标的前提,要得到幸福、要有钱、要成功,没有健康去享受,都是无用功。
松浦弥太郎说:
“活着不是为了工作。”
复旦患癌女教师于娟在濒死边缘感喟:
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,你会发现,任何的加班,给自己太多的压力,买房买车的需求,这些都是浮云,如果有时间,好好陪陪你的孩子,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子,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,和心爱的人在一起,蜗居也温暖。
不要什么都拿健康和命去拼,不值得。
人要想活得好,就必须学会放过自己,不超负荷工作,不熬夜,多关心身体。
放松点,糊涂点,凡事想开点,给自己的余地也多留一点。
除了生死,都不是大事。